-
扎西次仁(Tashi Tsering)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位字体设计师,研发“珠穆朗玛系列”藏文字体,供藏文用户免费使用,通过珠穆朗玛系列藏文字体实现藏文书刊和报纸的高端排版和设计。主要代表作品:珠穆朗玛—乌金萨钦体、珠穆朗玛—乌金萨琼体、珠穆朗玛—乌金苏通体、珠穆朗玛—珠擦体、珠穆朗玛—柏簇体、珠穆朗玛—簇仁体、珠穆朗玛—乌金苏仁体、珠穆朗玛—簇通体、珠穆朗玛—簇玛丘体、珠穆朗玛—丘伊体、珠穆朗玛—标题体、珠穆朗玛—小标题、珠穆朗玛—文告体、珠穆朗玛—美术体、珠穆朗玛—雕版体、珠穆朗玛—敦煌体
-
佐藤敬之辅一生设计过大量优秀字体,也培养过很多设计师,其中就有东京Type Director Club的创始人之一浅叶克己。同时,佐藤敬之辅还是一位杰出的字体设计理论家和研究家,从1959年起,丸善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他的《日本字设计系列》,其中第5、6卷为《汉字》上、下两卷。这2本书开本巨大,内容从汉字起源到汉字字体字形的发展,从字体设计基础理论到字体字库的相关技术,从大量的实践字体到设计案例,包罗万象,无所不及,可谓集古今汉字设计之大成者。这系列研究和实践的内容,无疑奠定了日本字体设计的基石,时
-
刘汉旭,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教育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与书法有不解之缘,进入方正后专注于书法字体作品的设计。自2005年起至今,设计“魏黑体”、“藏意汉体”、“专版”系列、“书楷”系列、“盛世楷书”系列、“工业黑”系列字体。“藏意汉体”顾名思义是藏、汉两个民族的文字元素在字体上的融合,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藏意汉体”的成功设计,首先是设计者对藏民族特色的感悟与热爱,雪域高原的地理风貌;长袖大襟的服饰以及洁白的哈达都与藏文字体的形体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次是对空间的巧妙设计和运用。在字框
-
胡晓波,男,1989年11月,字体设计师。从2008年就开始致力于字库与字形的设计开发,通过几年刻苦钻研,胡晓波在2011年底完成了第一套个人字库“胡晓波美心体”,此后又相继开发“胡晓波趣圆体”、“胡晓波锐黑体”,2013年完成折纸体一级汉字3500个常用字符,同时组建团队开发更多字库。
-
石井茂吉创立“写真植字机研究所(简称“写研”)”,开启了日本汉字设计发展的新篇章。石井茂吉是优秀的字体设计者,设计过多款优秀字体,其中最为人称颂的就是“石井中明朝体”。此款字体是1951年受大修馆书店所托,为诸桥辙次博士苦心编撰数十年的《大汉和辞典》开发的专用字体。时年石井已经年过六旬,但他发挥了超常的毅力,以超乎寻常的效率每天设计制作20-30个字,花费数年之久独立设计完成了4万8千字,成为汉字设计史上的神话。1970年写研设立以石井为名的创作字体大奖赛,由此给予了年轻字体设计师一个登龙门的机
-
秦永龙,字长云,别号准半斗,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43年6月生于广西荔浦山村农家。 196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9年毕业即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书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专业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汉语文字学和中国书法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西周金文选注》、《书法常识》(合著)、《书法精品》、《楷书指要》、《汉字书法通解·行草》、《书法》(合著)等,参编高校教材有《古代汉语》、《古代汉语通论》、《书法概论》、《书法教程》等。带有研究生
-
于佩安,男,汉族,1966年2月出生,天津市人,大学文化,爱好书法绘画,师从吴庭俭学书十余年,楷书主攻欧体,期间兼临钟繇,赵孟頫,王羲之小楷,多次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奖,出版有《楷书异体字字典》,《小学生写字步步高》字帖。在汉字书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还特别注重英文书写的标准化,国际化的研究和探索,多次被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邀请出版《写好写快英语》等几十本英文字帖。
-
味冈伸太郎于1984(昭和五十九)年「良宽」的和字字体,没有汉字,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和字原有的韵律感,配合了时代的要求,令人耳目一新,一时间引起了爆发式的潮流。「良宽」虽然是以良宽的作品为底稿的,但并没有其飘逸的笔法,而是更具有设计师的个性。味冈伸太郎也是日本FONT1000入驻字体设计师,主要字体作品:TA楷L、TA楷R、TA楷M、TA楷B、TA楷E、TA方眼K250、TA方眼K375、TA方眼K500、TA方眼K625、TA方眼M250、TA方眼M375、TA方眼M500、TA方眼M625、T
-
安尚秀是韩国平面设计专家,在字体设计方面成就卓著,他设计的“安体”主导了韩字脱离四方形的趋势,打开了韩字设计的新局面,获得古登堡奖。同时,安尚秀还是教育家,2012年在韩国弘益大学退休后,开始创办自己理想中的设计学校,并在中国的中央美术学院任职教授。
-
铃木功,在离开Adobe后,仅耗时2年就独立完成了一款优秀的字体——AXIS字体。该字体设计专为日本著名设计杂志《AXIS》而设计,其较小的字面带来了相对宽松的字间距,同时拥有7款不同粗细的字体家族也为杂志的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可能。另外,由于《AXIS》是双语杂志,所以从设计初期阶段就考虑到了日英混排的问题,铃木功请到了西方字体设计专家小林章负责英文字体部分。即便是现在,AXIS字体还在不断壮大,日英两部分的字体都已发展出了两种新的窄体字,这样的进化方法在汉字字体设计里也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