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字符研究之一:水日皿 vs. 水囚皿
据报载,有一温(水囚皿)姓人家,由于在户籍登记的时候使用了俗体字的温(水日皿),但户政作业人员在打字时打成温,造成许多误植的文件通通都要改正过来(改回温)。这在一般文章的话是没什么大不了,大家见怪不怪,但用在姓名的时候,差一笔就差很多,尤其是相信姓名学的人更是不容许有这种差异出现。
不相信的话,你把人家名字中的“堃”(方方土)写成坤,把“煊”(火宣)写成暄试试看(请注意,他们都是同一个字)。在姓则更是严重,绝不能出错,例如:三点涂(水余)和二点涂(冰余,U+51C3,这个字 Big-5 码没有收录),差一点就不同姓了(这有人认为是同源,但有人坚持不一样)。
查了一下康熙字典,温(水囚皿,U+6EAB)才是正体字,温(水日皿,U+6E29)则是俗(异)体字。由于这些俗体字在我们常用的 Big-5 码都没有收录,有时写成温(水日皿),手写写得出来,但在计算机上却会打成温(水囚皿),因此常常会造成困扰及误植。如果你的字型里头没有这个字,那么浏览器就会显示不出来,以下是台湾教育部标准楷体的图片:
要非常注意的是,文鼎公司所捐赠的公众版细上海宋(bsmi00lp.ttf),里头的温是错的,使用了的俗体字。fireflysung.ttf 并没有把他改正,但在 odosung.ttc 1.4.2 版则已经改正过来,并且把俗体字的温也加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