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号码
四角号码(拼音:sì jiǎo hào mǎ;英文:Four Corner Codes)是汉语词典常用检字方法之一,把笔划分为十类,用最多五个数字来对汉字排序。
四角号码检字法由王云五发明,高梦旦则是“附角”发明者,他并在1925年5月著《号码检字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26年9月,《四角号码检字法》单行本出版,有蔡元培、胡适等为序。1934年1月,《四角号码检字法》(附检字表)出版,加上高梦旦序。
四角号码检字法用数字0到9表示一个汉字四角的十种笔形,依序取字的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角的笔划,取得四位数字,有时在最后增加一位补码,故最多为五码。
取码规则
十类笔形编号列表如下:
号码 | 名称 | 笔形 |
---|---|---|
0 | 头 | 亠(独立的点横组合,横笔带折钩者不算。) |
1 | 横 | 一乚(横、挑、右钩) |
2 | 垂 | 丨丿亅(直、撇、左钩) |
3 | 点 | 丶\(点、捺) |
4 | 叉 | 十乂(两笔相交叉) |
5 | 插 | 扌(一笔插入两笔以上) |
6 | 方 | 口(四边齐整,笔端不外伸。) |
7 | 角 | ﹁“”ㄴ(横与垂相接处,但其两端不作角。) |
8 | 八 | 八丷人(两笔成八形,且不与他笔交叉。) |
9 | 小 | 小忄⺌(两笔中隔一笔成小形。中间有两笔,或有一旁有两笔不作小。) |
0和4至9是由数笔组成的复笔。取笔时应以复笔优先。
- 每字按序取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四笔。
- 字的上部或下部只有一笔或一复笔,则取作左角,右角作0。每笔用过后再充他角,也作0。
- 按楷书字体取码。
- 取角要注意的地方:
- 独立或平行的笔,以最左或最右为角,不以高低选取。
- 最左或最右的笔,如上方有其他笔盖著,取盖在上方的笔为上角;如下方有其他笔承著,取承在下方的笔为下角。
- 有两复笔可取时,上角取较高的复笔,下角取较低的复笔。
- 斜撇下为其他笔承著,取承在下方的笔为下角。
- 左上的撇作左角,右角取右笔。
- 由整个“囗”“门”“鬥”组成的字,下方取内部的笔,但“囗”“门”“鬥”上下左右有其他笔时除外。(后来又包括“行”。)
- 取右下角上方最贴近又露锋芒者为附角,如该笔已用过,附角作0。
- 四角号码及附角都相同的字,按照由1代表的笔画(即横、挑、右钩)的总数从少到多排序。
《四角号码新词典》中,对上述规则有更动。
写法
横写时,以阿拉伯数字表示,附角略低;竖写时,以中文小写数字表示,附角靠右对齐。如法(fǎ)字的四角号码标准写法:
〇
一
二
三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