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字体设计夜话——与鸟海修对谈
编者按:2016 年 3 月,作为日本字体设计第一人的鸟海修先生(鸟海修、とりのうみ・おさむ,Osamu Torinoumi) 应汉仪字库的邀请访华,本站编辑 Eric Liu 作为特邀翻译,全程参与了他进行“字体之星”大赛评审和研讨会,在北京服装学院的学术交流会以及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动。在紧密日程之余,两人寰针对中日字体设计的现状和思路等展开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对谈。对谈是在 3 月 12 日深夜,即工作坊的前夜一个非常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的,原本想作为 TIB 播客节目《字谈字畅》的特别节目播出,但是由于体量过大,涉及各种背景较多,我们决定将当时录音记录整理成此文,以飨读者。本稿成文时,对谈话部分内容进行了删节。另外,关于鸟海修先生的访谈,诸位读者还可以参考 TOPYS 和站酷从其他角度采访的文章。
(以下 E 即 Eric Liu,T 即鸟海修)
关于汉仪和“字体之星”
– E: 您这是第二次到北京吧。上次是什么时候?
– T: 我想应该是十年前了吧,记不太清了。当时还是北京奥运会之前,鸟巢还在建。虽然可以看到雏形,但是四周还被围着,只能稍微偷窥一下。北京奥运会是 2008 年,在那之前,大概就是 2007 年还是 06 年了。
– E: 为什么来北京?肯定是工作访问吧。
– T: 当时是因为要做 Hiragino 的简体字(即“冬青黑体”),而汉仪字库能协助制作,所以我是来给汉仪阐释 Hiragino 的设计理念的。
冬青黑体 (Hiragino Sans GB) 已经是 OS X 内置字体,有 W3、W6 两款字重。
– E: 这次也是汉仪邀请您来的吧?
– T: 对,这次也是汉仪。汉仪举办了一个叫“字体之星”的字体大赛,我被选中当评委,所以就过来了。
– E: 那赶快来谈谈您作为评审的感想吧。
– T: 一开始听说应征作品总数都上千了,我还在担心一天能不能评完啊。当天上午评“正文字”、下午“标题字”,一共是两组,现在回想起来,评审工作还真是按照计划非常顺利地结束了,我自己也都挺惊讶的。一开始还觉得肯定搞不完呢(笑)。
– E: 您在日本也参加了其他字体比赛的评审吧?日本的比赛会花更多的时间评审吗?
– T: 的确是会看得更认真一点。但是日本的比赛,比如 TDC,每份作品展示的体量都很大,都写有参赛理念,还有很多排版样张,因此要评价的轴线有很多。
– E: 所以给评审看的不仅有作品本身,还有作品的说明,可以认真看是吧。
– T: 是的。当然了,不是每件作品都会写的很详细,但如果参赛者都认真做、写得又多,我们也会去读,自然就花时间。这次汉仪倒不是这样。由于只有所指定的参赛用字,还有几行排版效果,所有作品都采用同样的格式,因此还是比较容易看。但这样就无法知道作品的创作意图了。虽然在有需要时可以找大赛组织方查询,但是全程下来我只去查了一份作品的说明资料。因此,给评审看的东西都是固定的格式,非常容易比较,进行得很顺利。评审时我都是凭直觉,我想其他的评委也都是凭直觉吧,很快地选出了自己中意的作品。其实这种做法也挺好。
– E: 这次参与评审,您是不是觉得正文字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 T: 的确是有其他评委这么说,我倒是觉得不至于,我个人觉得质量还算高的。
– E: 您不用说客套话(笑)。
– T: 还真不是客套。像隶书啊,还有一份作品是类似钢笔的手写风格的正文字等等,我个人寰是挺喜欢的,但是其他评委却说这种字在中国不算漂亮,我还真挺受打击(笑)。
– E: 不是不漂亮啦,其他评委的意思是“普普通通,不算很漂亮”,就是说能写这样字的中国人寰是挺多的意思。
– T: 是吧……不过,有很多参赛作品都是直线的造型,看的都有点腻了。比如一个点完全用直线做成了三角形,这类作品相当多。有很多字,骨架虽然不错,但是看了笔形却大失所望。因此,在这当中看到一些带有手写感的字,一下子会觉得很舒服,所以我会偏好挑选它们。
– E: 不过作为正文字,过于手写的造型不会影响易读性么?毕竟隶书这类字还是很少用于长篇正文的。
– T: 也许是这样。但是我觉得,正文字体除了常见的无衬线体,宋体或者明朝体,还有仿宋,在小字号排版时有一些手写风格的其实也挺好的。所以即便是隶书,还有刚才类似钢笔字的字体做正文也挺好的。
正文字、标题字与排版效果
鸟海修和 Eric Liu 在“字体之星”评审现场
–E: 除此之外还有排版样张,包括横排竖排,这也是本次大赛的参赛要求。有些字放大看和排版起来看效果差别很大吧。
–T: 的确是。特别是正文字。这次评审时给我们看的作品,都是输出到同样大小的,都超过 100 级了吧。也就是说,正文字也被当成标题字来看了。因此要是用其他字号排版,可能又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当然这样评审就会更花时间。
–E: 正文最好有各个字号下的样张把,比如 24 点、12 点之类的。
–T: 对对。而且打印机也会有影响。要是小字号输出,反而重点会跑到其他地方去,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正文组和标题字组都统一放到 100 级的大小来看,这的确是有点不太好[1]。
–E: 针对这一点,一起参评的其他评委也有类似意见。他们说最好将正文字的展示字数加倍,而标题字的字数减半,然后各自做各自的排版样张,那样可能会好一点,毕竟两个组看的要点是不一样的吧。
–T: 是的。所以放大成 50 cm 左右的字,或者 100 级的字来看,其实也不坏。但是我刚才指出的那些点,比如过于尖锐的直线造型,这类问题可能在小字号下就不会显现出来。细节放大被看到之后,还是会挺在意的。
–E: 反过来,要是一开始要是只有五号字的大小反而就不会被您察觉了(笑)。
–T: 也许是,那样就可能只会多看一些字的骨架进行评判。不过,要是那样被选中最后做成字库,放大再发现局部是这么多直线的话,我还是会很失望的。现在的电脑可以自由调整字号,虽说是正文,有时候还是会被放大使用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必须多花心思,多用一点心做才好。
–E: 从这一点上来说,现在数码字体都可以自由地放大缩小了,所以无论是正文字还是标题字,从制作的角度来说都要认真。
–T: 是是,这很必要,要做得细致一点。
–E: 倒是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寰在认为所谓正文用、标题用只是字号大小不同的问题而已。本次比赛也是,有好多作品,评委都认为是投错了组。年轻一代都没有经历过金属活字,没见过那些只能用于标题的活字,也不知道用于标题的字有什么特点,觉得只要放大就是标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