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 字体家族
  • 字体公司
  • 字体设计师
  • 字体样张
  • 资讯
  • 帮助
字客网>资讯>详情

“网友担心字库修改增加社会成本”之我见

时间:2009-08-24 04:44:34| 汉字|浏览:174|来源:cnbeta|作者:小兔白
导语教育部、国家语委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十天以来,有关琴等44个汉字的字形微调遭遇多数网友反对。其实在我看来,改字形真的没什么。 我们现在见得最多的印刷字体(汉字)

教育部、国家语委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十天以来,有关“琴”等44个汉字的字形微调遭遇多数网友反对。其实在我看来,改字形真的没什么。

我们现在见得最多的印刷字体(汉字)就是大陆的宋体了,而这种字体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和韩国被称为明朝体。因为这种字体始于宋朝,成熟和传播在明朝。

这次《规范汉字表》一出来,事情就闹得沸沸扬扬,那个字表一看确实挺不顺眼的,尤其是“亲”“新”“杂”的改法。

其实回过头来想想,小学的时候,打开教科书,我们可以看见,所有课文后面的,“生字词”示例都是用楷体字印刷的,以前不知道原因,以为课文宋体,生字词楷体,用不同的字体是出于美观,,直到《规范汉字表》出来后,认认真真的看了宋体字之后,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要用楷体字印刷生字词了,而老师教写字的时候就是教我们写“琴”字的时候,左上角的“王”的最后一笔是提,我是看着宋体和楷体长大的,二十几年里,我居然没有发现宋体字和楷体字的字形笔划原来是有差异的。楷体字中的“琴”最后一笔是提,宋体字中的“琴“最后一笔是横。

想当年因为各种原因,大陆台湾香港的文字系统,各自改革各自的系统,到了今天,虽然互通了,但其实几个文字系统不但存在着繁简体的差异,也存在着同源字体中字形的差异。

其实把44个汉字在的大陆台湾香港韩国和日本的宋体或明朝体中写出来,我们可以看出这次的规范确实是朝着旧字体和对岸的字形靠近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资料。某种程度上,这其实可以算的是一种文化的”回归“。

就拿”琴“字作例子,从香港到台湾,从韩国到日本,”琴“这个字在明朝体中最著名的那一笔,都是”提“,大陆卓尔不群,”横“。

而”茶“”徵“”魅“”籴“”弑“’刹‘”衾“”褰“”寨“’巽‘等字,这次改得和香港或台湾的字体差不多,而”条“等字,基本就是多年被改的旧字体的翻版。

改革也许初衷还是好的,但是我不明白一件事,为什么这些专家不建立一个网站之类的平台,把汉字演化,以及本次改革的具体原因罗列出来,这么匆忙并且兴冲冲的向普通公民发出这么一个规范表,不做有力的解释,留下个摊子,结果费力还不讨好。我查了一堆资料,没想明白”亲“”新“”杂“为什么要改成那样,既非旧字体,别人也不用。还希望专家不要一直”字理“来,”字理“去的搪塞。

其实这次改字形还是让我明白了一些事:

1.小学课本为什么”生字词“是用楷体印刷,也明白考试时为什么要标明”使用楷书“了(老实说挺崇拜我们自己的,如果你看得懂篆体和繁体还会地方方言,那你脑子里的文字语言系统一定很复杂,而那些使用字母的人,基本不用担心改革,改来改去就那样);

2.电脑的宋体看多了,估计迟早写不了手写体;

3.这四十四个字,估计普通大众能准确的念对其中的四十个的也不多,有几个字人一辈子用不到几次。

0
  • 关注字客网公众号领取Z码
  • 关注字体先森公众号抽取SVIP
相关字体家族
“网友担心字库修改增加社会成本”之我见 网友点评
游客: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看不清?换一张
“网友担心字库修改增加社会成本”之我见 最新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