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 字体家族
  • 字体公司
  • 字体设计师
  • 字体样张
  • 资讯
  • 帮助
字客网>资讯>详情

活字字体的基础讲座:西文字体的历史

时间:2014-01-01 00:54:29| 业界|浏览:254|来源:Type is Beautiful|作者:Eric Q. LIU
导语普林尼(Plinius)著《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使用了让松活字(Jenson)西文字体的历史是欣喜堂《

普林尼(Plinius)著《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使用了让松活字(Jenson)

西文字体的历史是欣喜堂《活字字体的基础讲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能赶上前次翻译发表。现在翻译工作终于完成,在此登出,以飨读者。原作者今田欣一先生的一贯主张是,现代日文是一套复杂的书写体系,因此现代日文字体应该分别用和字、汉字、西字三种各自不同的文字体系的字体进行混排。在现代的中日韩字库里,西文字符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掌握西文字体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阅读<正体、斜体、哥特体—西文字体的历史>

西方印刷术和字体排印学同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有其独特的体系,但由于欧洲大陆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整个体系比较烦乱复杂。就目前的中文资原来说,像本文这样以清晰的条理系统地整理各种西文书体的源流的文章,实为少见。尽管今田先生非常谦虚地说西文不是其专行,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块难得的他山之石。

本文翻译的一个难点是文中涉及的大量古今各国人名地名。特别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古人名,还有本族名和拉丁名二者并存等复杂情况。鉴于这些专名绝大多数在中文地区还没有定译,我决定自起炉灶,在查对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统一贯彻“名从主人”的原则,按照原名的语音发音,依照中国内地的人名译音标准用字统一翻译,希望能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如 Jenson 按法语读音译成“让松”(而不是“詹森”),又如 Speyer 兄弟的姓氏按德语读音译成“施派尔”而其意大利名 Spira 则按照意大利语译成“斯皮拉”。各处中文译名后都加注了原文,以便读者参考查阅。

将原文中的日文外来语转回各种原文时花费了不少时间,非常感谢今田先生对翻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一些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诸位指正。

0
  • 关注字客网公众号领取Z码
  • 关注字体先森公众号抽取SVIP
相关字体公司
活字字体的基础讲座:西文字体的历史 网友点评
游客: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看不清?换一张
活字字体的基础讲座:西文字体的历史 最新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