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字体设计师聂永真——我的字就是能开口说话
中国字的演变,从远古的象形文字开始,
到之后每朝每代不同书法所演变出来的字体,
让中国字不只多了各种不同风味的样貌,也丰富了我们的中国文化。
只是,走到今日,原汁原味的中文字体已经无法满足设计师的口味,就以对设计具有敏锐嗅觉的聂永真来说,带有东洋口感的字体反而更能带动字里行间的空间韵律;或是西方符号感浓厚的字体,也能在拥挤的角落里留给你呼吸的空间,不过,无论用的是什么字体,爱的是什么设计,聂永真诚心与你分享的,是吹毛求疵的品味,还有不怕懒惰的精神。
如何尽心、且好好地去完成它?
其实对字体并不是情有独钟,只是发现自己对这方面的设计特别有 天份,可以将字体设计做的很好,因为知道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更想好好的去完成它,而能将一个设计做好,可以让自己感觉很不错。对于该如何去定义“好的设计”,当然得奖是一种肯定,不过设计是难以去比较的,自己主观的当然好,但得奖的才是最实际的,虽然不能说得奖就一定是公平的比较,但至少是初步的筛选。另外一部份,是我认为自己对文字设计排列的空间感或整个页面的感觉可以拿捏的恰到好处,在设计的速度上也比别人快很多,算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份,对于设计有一种程度的敏锐。
不同的字体,东方与西方如何拿捏?
东西方字体的差别,中国字的笔画比较复杂,偏向正方形,但西方只有26字母,所以拥有比较丰富的空间可以操作,即使用上很拥挤的排列方式,看起来还是很舒服。可中文字不一样,拥挤的排列方式,会看起来很繁复,感觉比较重,就像是一块一块的正方形堆栈在一起,所以东西方文字的最大差异,就是两者的字体结构上的不同。比方说,若是将一个英文字母放到最大,他本身代表的是强烈的符号 ;可是放大后的中文字,却像是通俗的国历日历字体,这就告诉你,外文的符号感很重,可是中文字就是字,如果你没有另外去修饰它,放得再大都是死板板的字,而不是一个图像。
请说说中文字的优点?
中文字的优点?老实说,难以有优点,中文字对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他们本身就不是好编排的东西,而中文字里不同的字体只是拥有各自不同的属性,可以配合文字的意涵来着手,只要能做出赏心悦目的设计,就是完成任务,所以在单一文字本身上的优点也就不会着墨太多。
排版时影像或文字您以何为先?
文字与影像是难以去比较的。如果影像本身的效果够强,文字也就变成是多余,而有些其实完全不需要影像,可能字体本身的设计就很好,或是拥有十分深邃的涵义,这也就够了。影像本身可能只是表像,而文字所带出的可能是心像,其实各有各的优点。平常做设计,也会因为来的是不同的素材,或是当下思考的方向不同,所以在排版上不一定从影像或是文字开始。
文字在排版中需注意的事
基本上,在一个版面里,一定要有空间感,如果没有空间感,我们在看这个东西时就会感觉分外的吃力,所以一定要存有一个让人可以呼吸的空间,尽管你的字再如何密集,还是要保留空间这个元素。像是用了一个很粗的字,旁边就该用细的文字去搭配,或在版面的某个地方塞满了字,那就需要留一块地方放较少的字去平衡。除了编排,文字能不能被看懂,这部份就要看这边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一篇个人创作,不被看懂都没关系,如果是广告性的东西,就需要在合理被看懂的情形下做到最好。
最后请您说说该下的功夫
该看的书,很多你看到觉得不错的书,就是该看的书 。不要吝啬于把他买回家,也不要因为不是自己喜欢的内容就觉得犹豫不决,只要是在编排上让人觉得有眼睛一亮的感觉,就值得把它带回家。其实我的书架上大概有1/3到2/3的书是没看过的,但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设计, 在我需要灵感的时候就可以翻一翻做参考。所以所谓该看的书,就是只要是觉得好的,就值得列入收藏。在下一次做设计时,就可以拿出来看一看,去观察人家为什么可以做得这么好。知道优秀与差劲的差别在哪里,只有多去看好的东西,才能惕励自己,做出更好的设计。
换个话题,聊聊您自己
大学时就读工设系,但对求学环境、体制深感厌恶与挫折的我,怀抱着比别人更多对设计的理想,不甘于梦想就这么破灭,于是决定重考。一年之后, 就以榜首之姿考上台科大商业设计系。有感于自己是身为一名重考生的身份,企图心强、行动力更强的聂永真深怕自己的脚步会晚别人一步,机缘之下便报名参加了第一届诚品创意文案比赛。当时才大二的他一举获奖,摇身一变,成为继诚品第一代文案李欣频之后,诚品商场的特约文案,也算是间接踏入了广告界。
你与众多名人的合作经验
“接到周杰伦的案子时简直就是爽翻了,连晚上睡觉都会忍不住偷笑。”可以感觉到他真的很开心,因为即使到了现在,与我们提及此事的他仍不免一脸得意。从“叶蕙美”开始,聂永真一连包办了周杰伦数张专辑的视觉设计,包括“七里香”、“十一月的萧邦”、以及最新的“霍元甲”等,“周杰伦的意义当然不单单只是周杰伦,他等同于台湾流行文化一个最鲜明直接的图腾、一个时代的印记,做他的东西,当然爽!”除此之外,五月天、罗大佑、陈姗妮等知名歌手的多张专辑封面也出自于聂永真的创意巧思。除了封面设计外,他也接一些视觉设计兼文案的案子,在范逸臣的“信仰爱情”专辑,聂永真便一手包办文案,摄影以及视觉设计三部分,什么都做、什么都搞,过足了当一名创意人的瘾。“在商业之外、其中,努力寻找可以发挥艺术、流行的地方,所以太low的东西,像是一般DM、型录等我们不做。”于是在他的设计之下,总可以颠覆我们对一本写真集或是明星写真书的想象。通过自己的作品,聂永真也一次又一次不断进行自我辨证。未来的他应该也会持续不断地挑战自己,颠覆自己,一如他的作品中,我们总能感受到的那一股强烈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