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志伟是一名中文字体设计师,现在是方正集团字体开发总监。他的作品包括方正字库中的北魏楷书、铁筋隶书、博雅宋等,并带领团队为中国海军
-
没有别的东西,全是英文字体,做东西的时候为找适合的字体要在软件上翻很久。索性花点时间把字体排了个目录,编上字体名称,打印出来,闲来无事的时候翻翻....
-
分享到微信:微信摘要:(附:界面App的字体故事)有些事情发生了,你觉得不对劲,却不知所以然。比如空气变差了,但你还不知道雾霾这个
-
王祥之,字振羽,号竹堂散人。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录制的电视系列专题片《中国书法五十家》之一。他幼承庭训,九岁习书。其隶书古朴凝重、个性鲜明,大篆古意盎然,自成家风。其隶书被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开发入电脑字库,定名“祥隶”。1941年3月生于河北省乐亭县。空军大校军衔。1991年2月至1997年10月担任第一任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1992年8月起担任第一届中韩书法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1991年12月至2000年12月担任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2000年12月
-
字体设计初学者必读(3)——外文字体设计字体因民族和地区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文字体系,世界上除了前面讲过的以汉字为主的中文体系外,还有以拉丁文为主
-
田英章,字存卿、存青,l950年生于天津,书法研究生、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国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经历l953年随父、伯、兄研习书法;l970—1980年在部队从事文艺;l977—1992年五次获得国内外书法展、赛一等奖;l981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8l—l990年特调国家人事局担任《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员;1991—1993年应日本邀请,在日本创写印刷字体楷书、行书两套,约五万余字;l996—2000年联络台湾、日本书法界友人创建北京长城碑林;1994—2000年主办过六次全国书画
-
华老先生最近有点烦。76岁的华蔚苍天天读报,可他读报跟一般人不一样。一张报纸拿在手里,他首先盯着满版的字体、字号看个遍,这是40多年形成的职业习惯。作为《人民日报》报宋字体“64—1”的设计者之一,他参与设计的这套字体,至今仍是国内大多数报
-
时隔一年,又到七夕,祝有情人终成眷属。惊喜在后面。创作思路,从大整体往小细节展开联想,然而这个大整体就是自己对于浪漫的理解或憧憬,例如撸主想去一个空旷的高地像西藏类似的地方,和女朋友呆在一起看星星,慢慢的走,安静温暖,风雨同舟
-
王正良,1949年生,浙江嵊州人。曾任浙江青年报社总编辑、浙江省团校党委书记兼校长、浙江省青联委员、共青团浙江省委委员等职。曾先后担任《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总编辑,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法人代表、浙江东方书画社社长、全国书画等级考核硬笔书法评审委员会主任、文化部ISC艺术价值评定硬笔书法专家组常务副组长、申报办公室主任,职称副研究员。王正良出生于书圣王羲之晚年隐居并卒葬之地嵊州市金庭观旁鱼岩头村,系书圣王羲之第五十四代孙。自幼酷爱书艺,苦临名
-
无论品牌还是站内路牌,港铁一系列中英双语文字设计自1979年通车起便世界知名。其中对明体的广泛运用,至今也特立独行于其他汉字使用国家。港铁明体嫡传统为什么当年的地铁公司选用明体作为主字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