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崎阳新塾活字制造所在平野富二的努力下不断发展,最终成为了日本印刷及字体史上赫赫有名的东京筑地活字铸造所。筑地的活字可以说是日本印刷活字的根基,而这些却都是沿用或基于美华活字,所以字体也毫无疑问继承了当时美华的字体——宋体,日本称其为“明朝体”。中国的宋体字历经数百年的洗礼,构字结构清晰,造型明确而又不实古典韵味,适合长文阅读,可以说是印刷字体之本。同样,日本的明朝体从开始就确立了其基础字体的地位。
-
毕业于天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完成国内第一款以雕版印刷字为题材的字库“宋刻本秀楷”;参与方正北魏楷书、方正新楷体、方正清刻本悦宋等字体的设计工作;设计字体海报,参加“文字.北京09展”,并入选《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年鉴》;负责屏幕字体理论研究,撰文发表于《中国包装工业》等杂志;应Typeisbeautiful网站之邀,就新一代宋体撰写文章。主要字体作品:宋刻本秀楷。
-
齐立,1984年以优异的成绩(美术字第一名)考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专职从事字体设计工作。期间,师从著名字体设计师谢培元老师,系统的学习了活字设计理论,多次担任课题组长。同时,在研究所的这段时间里还创写了许多新字体,涉及种类繁多。已商品化成库的字体设计:兰亭宋系列、兰亭黑系列,倩体系列,胖娃,稚艺,剪纸,微软雅黑(屏幕显示字体),兰亭黑系列,标题用超细黑曾荣获的字体设计奖:1.1990年(硬楷)获日本森泽国际印刷字体大赛评审委员奖(三等奖)。2.1991年(新宋)获台湾华康公司第一届中
-
柯熾堅老師擁有三十年經驗,是一位的資深中文字體設計師。其中文字體作品為數不少,為當代中文字體設計界的翹楚。柯老師對傳統中國書法有相當的研究,加上對現代字體科技的深入暸解,所設計的字體廣為各華文媒體採用。 柯老師於一九八零年代加入香港地下鐵路公司,擔任導向指示系統設計師一職。其參與設計的地鐵宋體特別為導向指示系統設計,現在仍然使用中。其後柯老師轉職至蒙納中國字體設計公司,出任字體經理兼首席字體設計師。任職蒙納的時期,柯老師設計了二十多款字體,包括最早期推出,為香港政府印務局設計的中文鐳射排版字體。
-
房骞骞,1995年从河南考入电子科技大学微波工程系。2000年9月在美国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攻读博士学位,方向是微波医学成像。毕业后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Martinos生物医学成像中心作博士后,研究课题是肿瘤的红外激光成像技术。房骞骞是文泉驿项目的负责人,自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浓厚的兴趣,由于他的家乡是甲骨文的发源地,因此他对文字的兴趣尤为强烈。在2002年的时候,房骞骞在编写一个“数学软件常见问题集(FAQ)”的电子文档, 他选择了一个Wiki引擎——UseMo